?
提供統一技術規范:為鋼結構防護涂裝的設計、材料選擇、施工和驗收提供一套完整、統一的技術依據。 ?
確保防護效果:通過規范化的要求,確保涂層系統能夠達到預期的防腐設計年限。 ?
指導工程實踐:指導設計人員科學設計、施工人員規范操作、監理和驗收人員有效質量控制。 ?
促進技術進步:推動防腐涂料和涂裝技術行業的健康發展。
?
腐蝕環境分類:標準將腐蝕環境分為六大類(C1~C5、Im),從C1(很低) 到C5(很高),以及Im(浸水)。設計時首先要根據鋼結構所處的環境(如內陸大氣、工業大氣、沿海海岸、海洋飛濺區)確定其腐蝕類別。 ?
防護年限:分為普通型(5-15年) 和長效型(>15年)。不同的年限要求決定了涂層體系的厚度和配套方案。 ?
涂層配套:標準提供了不同腐蝕環境下、不同防護年限的涂層系統推薦方案,包括底漆、中間漆、面漆的類型和大致涂膜厚度范圍。
?
清潔度:必須達到GB/T 8923.1規定的Sa 2?級(非常徹底的噴射清理)或更高。這是強制性要求,目視對照標準照片進行評定。 ?
粗糙度:根據涂層體系要求,達到規定的粗糙度范圍(如Ry5 30μm~75μm)。粗糙度增加了涂層與基體的機械咬合作用,提升附著力。 ?
表面可溶性鹽分限制:這是一個高級且重要的要求,特別是對于C4、C5等高腐蝕環境。標準要求可溶性鹽分含量(如氯離子、硫酸根離子)需低于30mg/m2(或按設計規定),以防止涂層下發生隱蔽腐蝕。
?
施工環境:規定了涂裝施工時的環境溫度、相對濕度、鋼板表面溫度高于露點等要求,防止環境因素導致涂層缺陷。 ?
涂裝過程:規定了噴涂、刷涂等方法的操作要點。 ?
膜厚控制:提出了 “90-10”原則或“85-15”原則(即所有測點中,90%或85%的測點膜厚不低于規定干膜厚度,其余10%或15%的測點膜厚不低于規定值的90%)。同時規定了總干膜厚度的檢測要求。
?
設計人員的核心依據:是進行鋼結構防腐涂裝設計、編寫設計說明的必備標準。 ?
施工單位的作業指導書:指導施工團隊從表面處理到最終涂裝的全過程規范操作。 ?
監理和業主的驗收準繩:為質量控制和工程驗收提供了明確、可量化的指標。 ?
項目招投標的技術基礎:涂料品牌選擇、涂裝報價和施工方案都需依據此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