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
提供統一試驗方法:為所有工業金屬閥門的生產制造和質量檢驗提供一套統一、科學的壓力試驗程序。 ?
驗證承壓能力:檢驗閥門殼體(包括閥體、閥蓋等承壓部件)的強度,確保其能承受額定壓力而無結構損傷或永久變形。 ?
驗證密封性能:檢驗閥門在關閉狀態下,其密封副(如閘板與閥座、球體與閥座)阻止介質泄漏的能力,以及各靜密封點(如閥蓋法蘭、填料函)的密封性。 ?
保障安全與質量:作為閥門產品交付和驗收的強制性試驗,杜絕不合格產品流入市場,保障用戶設備和人身安全。
?
目的:驗證閥體、閥蓋等承壓殼體的強度及其連接部位的密封性(靜密封)。 ?
方法: 1.
將閥門一端封閉,另一端作為加壓口。閥門處于開啟狀態,使所有密封面都松開。 2.
向閥門腔體內充滿水(或其它適用液體),排盡空氣。 3.
緩慢加壓至標準規定的試驗壓力(通常為閥門在38°C下的額定工作壓力的1.5倍)。 4.
保壓時間按標準規定(如DN≤100的閥門保壓不少于15秒,DN>100的閥門保壓不少于60秒)。 ?
合格判據:試驗期間,殼體任何部位不得有可見滲漏或結構性損傷(如漏水、破裂、永久變形)。填料函處的泄漏在殼體試驗中通常不被視為不合格,因其將在后續試驗中檢驗。
?
目的:檢驗帶有上密封結構的閥門(如明桿閘閥、截止閥),在其全開位置時,閥桿與閥蓋之間的密封性能。 ?
方法: 1.
閥門處于完全開啟狀態,使上密封裝置緊密閉合。 2.
封閉閥門兩端出口,從入口端向閥腔內充壓至標準規定的試驗壓力(通常為閥門在38°C下的額定工作壓力的1.1倍)。 3.
保壓規定時間。 ?
合格判據:上密封處不得有可見的泄漏。
?
目的:檢驗閥門在完全關閉狀態下,阻止介質從兩端密封副泄漏的能力。這是考核閥門關閉性能的核心試驗。 ?
方法: 1.
閥門處于完全關閉狀態。 2.
封閉閥門一端,從另一端(或從閥腔的專用試驗接口)施加試驗壓力。 3.
試驗壓力同樣為額定工作壓力的1.1倍。 4.
保壓時間標準中有明確規定,且時間遠長于殼體試驗(如DN≤100的閥門保壓不少于15秒,DN>100的閥門保壓時間按秒數計算,通常為DN×每毫米秒數)。 ?
合格判據:標準對允許的泄漏率有嚴格且量化的規定。不同閥門類型、不同公稱尺寸(DN)的允許泄漏量不同。通常要求在保壓時間內,通過密封副的泄漏量不得超過標準規定的數值。對于彈性密封閥門(如軟密封球閥、蝶閥),要求通常更為嚴格,一般為零泄漏。
?
試驗介質:首選清水。對于奧氏體不銹鋼閥門,要求水中氯離子含量不超過25mg/L,以防止應力腐蝕開裂。也可使用空氣或惰性氣體進行氣密試驗,但因其危險性,標準對其安全防護措施有嚴格要求。 ?
壓力測量:壓力表應安裝在閥門進口端,其量程、精度和校準狀態需符合標準要求。 ?
安全防護:進行高壓試驗,特別是氣壓試驗時,必須有可靠的安全防護裝置和區域隔離。
?
閥門制造的出廠必檢項目:每一臺合格的閥門在出廠前都必須100%通過此項檢驗。 ?
產品認證的強制要求:是閥門產品取得特種設備制造許可證(TSG)、API、CE等認證的必測項目。 ?
采購驗收的技術依據:是用戶和第三方檢驗機構在閥門到貨驗收時,驗證產品質量的權威依據。 ?
劃分責任的關鍵:明確了閥門產品在壓力邊界完整性和密封性能上的最低質量要求,是界定制造商與用戶責任的重要文件。